1.华南理工大学入选中国一流大学并再次进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
1月7日,“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揭晓,华南理工大学位居第23位并首次进入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据了解,“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课题组的“2013中国大学评价”课题成果之一。该排行榜由武书连在1993年首次发布,21年来共公开发布18个。在该排行榜中,华南理工大学近五年的排名逐年上升,分别排在第27、26、24、24、23位。
8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对外公布2013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列出了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榜上有名。这也是继2012年之后,华南理工大学再次进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
同时发布的2013年“世界大学学科领域排名”和“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显示,华南理工大学入围工科领域排名世界150强,化学学科入围世界200强。
2.中国共产党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6月21-22日,中国共产党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励吾科技楼国际会议厅隆重召开。
大会是学校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听取和审议了杜小明同志代表中共华南理工大学第十五届委员会所作的题为《坚持内涵发展 全面提高质量 加快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工作报告,到会的280名代表选出了25名中共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六届委员会委员和11名中共华南理工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大会对办学的新形势新要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进行了精心谋划,明确提出了“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高质量”的总要求,确立了“加快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加快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新阶段。
随后召开了中共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党委全委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共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并批准了中共华南理工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人选。
3.华南理工大学学科评估获佳绩
1月29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正式公布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华南理工所有参评的16个一级学科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科排名均大幅提升,其中学科排名第1的学科有1个,排2-5名的学科有4个,排6-10名的学科有2个,排11-15名的学科有4个。
7月1日,根据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更新数据显示,华南理工大学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首次跻身ESI排名,这是华南理工大学继化学、材料学、工程学、农业科学和物理学之后第6个进入ESI排名的学科,同时也表明了学校在理科发展进程中又取得了一个重要进展。
据悉,华南理工大学进入ESI排名的学科其排名不断提升,其中材料科学排名百分位已进入15%,工程学进入16%,化学进入22%,农业科学进入26%,标志着这些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学科的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扩大。
4.华南理工大学2010届校友陈第上榜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
3月29日,《福布斯》中文版三月刊第二次推出“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这是福布斯中文版连续第二年寻找那些已经表现出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青年人。华南理工大学2010届校友陈第上榜。
今年26岁的陈第在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就读期间就开始与同学李展铿(现有米副总裁)等共同创立了广州优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有米传媒,核心业务有米广告)。有米广告成为当时国内第一家移动应用广告平台。截至2013年1月,有米传媒已经整合5000多家手机网站与5万多款APP媒介,覆盖全国600多个城市近2亿消费者,收入超过6000万,是国内最大的手机应用广告平台。
5.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孙大文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3月30日,“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2-2013”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省领军人才,同时也是华南理工大学杰出校友的孙大文荣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在颁奖典礼的发言上,孙大文对母校的感恩溢于言表:“我在华工读了本科、硕士到博士,是华南理工大学也是我国自己最早培养的土博士之一。华工的十年寒窗,为我后来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悉,作为欧洲第一位同时拥有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的华人,孙大文引领着食品科学工程这个领域的世界水平。
6.华南理工大学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7月5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在励吾科技楼召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教育部督导组一行到校指导工作。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华南理工大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拉开了序幕。
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积极参与,认真开展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各项工作。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师生意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查摆班子及个人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并针对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制定了整改方案,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目前,学校及各二级单位正认真抓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工作,其中有些工作已经完成,有些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整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切实促进作风转变、推进改革发展,取得让师生满意的良好成效。
7.学风建设“卓越工程”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12月11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第七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其中,华南理工大学学风建设“卓越工程”获得一等奖。
为突出学风建设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起实施学风建设“卓越工程”,帮助广大学生实现了探索有窗口,研究有氛围,交流有渠道,锻炼有舞台,成长有空间;引领和鼓励了广大学生去积极构建完整丰盈的精神世界,探索智慧浩瀚的知识世界,开创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学生立志追求卓越,勇于自我超越,最终成就学业的良好局面。
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已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2次、一等奖3次。
8.华南理工大学获2013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亚军
8月11日,被誉为太阳能界“奥林匹克”的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在山西大同落下帷幕,经过与来自全球各地的22支代表队的激烈角逐,华南理工大学队Team SCUT荣获亚军,并取得国内代表队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华南理工大学代表队在十个单项奖中有八项斩获前三,获得了“市场推广”、“家庭娱乐”、“电气应用”3项第一名;“热水应用”、“能量平衡”2项并列第一名;“工程技术”1项第二名;“建筑设计”、“宣传展示”2项第三名,这是中国代表队自参加此项比赛以来所获得的最高成绩。
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Decathlon,SD)是由美国能源部发起并主办,以全球高校为参赛单位的太阳能建筑科技竞赛,迄今已经举办过7届,曾吸引来自美洲、欧洲、亚洲的100多所大学参加,今年首次在中国国内举行。
9.华南理工大学三项专利获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11月11日,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华南理工大学三项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分别是“中央空调末端环境温度与冷源负荷远程调控方法及系统”、“一种低噪声窄线宽高功率的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和“一种微细沟槽管多级拉拔制造方法”,获奖数量并列全国高校首位。
10.华南理工学子段春晖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8月22日,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级博士生段春晖凭在学术科研创新方面的优异表现脱颖而出,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作为全国获奖代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颁奖与接见,其创新故事作为优秀典型入选团中央正在编辑出版的《创新成就梦想》一书。
据悉,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是在2004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由他生前的全部稿费捐献设立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旨在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每年评选100人,是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类的最高荣誉,被称为中国学生界的“院士奖”。在已经举行的八届评选中,华南理工先后有6位学生获此殊荣,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