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用信念点燃万家灯火
—访广东电网公司江门供电局局长李铭钧校友
【人物名片】李铭钧,男,1988年8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曾任东莞电力工业局生产技术科科员、科长,东莞供电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现任广东电网公司江门供电局局长。
厚德、务实、严谨,一步一个脚印,李铭钧有着这样一个始终不变的信念。
7月末下起了仲夏的雨,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广东电网公司江门供电局,李铭钧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在这个盛夏的午后,我们在李局长的言语中听出了他科学严谨的人生信念,看见了万家灯火背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播种信念种子
作为华工学子,李铭钧而今已经走在了成功的道路上,现在他还在华工读EMBA,谈起对母校的感情,李铭钧感慨其是尤为深厚的。采访过程中,他津津乐道,给我们讲述了当年在华工的青葱岁月,谈及那些串门聊天、打网球的记忆,脸上不禁挂满了笑容。他说:“大学里面大家的交往,是在一个非常融洽的环境里,交往都不设防线,没有任何顾虑,也相互学到了每个人各自的特点。”是的,也许是大学里这种亲近随和的环境,培养了他那种平易近人、礼貌谦逊的处世态度。
选择华工,是偶然,也是必然。选择电气专业,是兴趣,更是理想。李铭钧当年选择到华工就读,首先是因为他自己喜欢理工类;其次,考虑到学校的知名度和华工务实的特点,他最终选择了华工。虽然家人有从医背景,很希望他读医,但他还是选择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这个专业,既是出于自己的爱好,也是因为受了一位老师的影响:当时电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比较大,因为电是当时非常短缺的资源,基本上每个城市的用电都是不够的,而且干电力行业本身就很有意义。
就是在这么偶然而必然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华工电力专业这条道路。路走对了,机遇也不期而至了。在华工,李铭钧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道理。他谈到了那时候的老师:“每位老师都有他的特点,都有自己的风格,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思路,比如讲述专业课,他们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释。有比较多的老师对我影响很深,但是在专业学习上更多的是靠自己去学习理解。我觉得在学校学到的更多的是为人的一些方式方法,比如陈文艳老师,教会了我为人处世的知识和道理。因为离开了家庭的庇荫,我们在大学里很多时候还是得靠自己独立生活。”
李铭钧在大学时也曾经参加过勤工俭学,这主要受一个在经商方面很有天赋的同学的影响。他曾和几个同学一起,利用课余时间去卖函数计算器。虽然当时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去做这件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李铭钧收获颇丰,不仅仅是锻炼了商业意识,更加学到了如何将信息变成机会,填充了自己在这些实践方面的空缺。李铭钧还在大学里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她是华工轻工机械专业的,也是李铭钧的高中校友,他们在大二开始谈恋爱,一直相依相守走到现在。照李铭钧的话说,在大学里,该有的他都有了。大学里的恋情是美好的、纯真的,当时两人之间还会互相鼓励,提醒彼此好好学习,一起努力向前。
李铭钧一直在专业学术上奔走着,在校的李铭钧是中上等生,各方面均衡发展,后来他还到北京读了研究生,现在正在华工攻读EMBA。李铭钧学习注重学以致用,他认为学到真本事才是最重要的。他说:“我觉得拿什么学历层次并不是最重要的,能提升真正的工作技能才是关键。”是的,不在乎外表的光环,学有所成才是最重要的。在他简单的语言里,我们无时无刻不领悟到他心底那份务实的信念。
收获万家灯火
告别学生生涯,踏上了工作的道路,那份务实的信念始终扎根在李铭钧心里。他们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第一届学生自主找单位就业,于是他毅然选择了回家乡东莞。那时的东莞是一片热土,那里有他的家,有他的生活圈子。他说:“人不能只有工作而没有生活,不能只有生活而没有工作,最好能将工作、生活两者相融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们似乎从中读懂了一个懂得生活的恋家的男人。工作最初,他被分配到东莞供电局生产技术科,为了能更好地了解一线情况,学习更多的实际应用技能,他主动申请到一线变电、继保去,但是局里领导希望他留在生技科,所以没去成一线,只允许他抽空自己去一线学习。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李铭钧走到一线的决心,他还是主动抽时间到一线,请教单位继电保护方面的技术强人。也正因为他的谦虚好学,他得到了一线师傅们的认同和尊重,在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历练。他告诉我们,以后毕业工作了,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就了不起,一定要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踏踏实实工作,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才能在岗位上学到本事。从生技科室到日晒雨淋的生产一线,我们都不理解他为什么会选择危险性很高的工作,他告诉我们,是那颗信念的种子发芽了:“一个生产技术职能管理部门,如果对一线的生产程序、生产过程不了解,你怎么去管呢?我觉得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是要和现实实践相结合的。比如继电保护,只有到现场才真正将设备和理论知识对上号;比如搞设计之类的,有时候设计和现场情况还是有差别的,只有熟识现场设备才能做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错,只有到了现场,才能真正将知识学以致用。李铭钧还告诉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有担待。如果对工作没担待,担不起这份责任,别人就不会给你更重的责任。所以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做工作。他说:“在电力系统行业,可能大家觉得有电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大家不知道电力系统中有一套严格的系统,特别是大容量、长期输电。电力系统是一个产供销一体的系统,用多少就产多少,不差一分一毫。用得多,产得少;产得多,用得少,都会导致这个系统的崩溃。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对于实际操作也是,比如一些操作危险性很高的工作,一个误操作可能对人产生伤害,导致一大片地区供电瘫痪。务实严谨就体现在这里,每一步,每一个基础工作都需要严谨、务实、认真,来不得半点虚假。比如继电保护,在大学里,大家平时算数的时候可以随便点一个小数点,即使点错了,也是扣几分,但是在电力自动化装置里,点错一个小数点可能导致一片系统的瓦解;比如我们自动保护电路,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如果不及时切除,它就会把整个电网拖垮,
那么要切除它就得需要一个严谨的计算,给出一个确切数字,如果该跳的时候不跳,不该跳的时候跳了,就会带来严重的损失。”
万家灯火的背后是每一个工作人员分毫不差的严谨工作,他们就是华灯背后的守护者,是一座城市的力量。这份力量归结起来就是:务实,严谨,一步一个脚印。是这个信念点燃了万家灯火。李铭钧在华工学习时建立起来的这个信念引领自己走上了成功的路途,同时也造福了人们,造福了城市。我们相信这也是整个电力行业的信念。
信念一直都在
李铭钧有这么一句座右铭:“尽人事,听天命。”虽然没有太多的人生规划,但是他会踏踏实实做好当前的每一件事,有机会的话会努力去争取,很多东西都顺其自然,不强求。对我们这些师弟师妹,他建议说:“要给自己一个目标,要知足,既要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但是也要有自己的理想目标,去做点有意义的事。谨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做哪种工作都是一样。但是有一点,不管是做哪一行,都要凭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赢得别人的尊重。”他说:“大学里面要学会做人,要把基础知识学习好,养成灵活应用的能力,掌握自学能力。在社会中任何一个岗位上首先要看的还是一个人的品德,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要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是的,李铭钧就是这样一位为人处世严谨务实的人。
因为学业的关系,李铭钧时常会回去华工走走。对于母校的发展,他觉得作为综合性大学,华工现在在理工科应用方面做得比较多,如果能在理科基础研究类出一些成绩就更有国际影响力了。因为基础性的东西是支撑着所有的上层建筑的,只有基础牢固了,整个国家在科技上才能有所突破和超越。李铭钧情系华工,渴望着华工更进一步的发展。
从李铭钧自己的经历出发,他给了我们大学生一些建议:第一,要学会照顾自己。他说,曾经看到报道说有些父母辞了工作去陪读,觉得匪夷所思。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必要的。第二,大学里面要学会做人。第三,要把基础知识学习好,养成灵活应用的能力。第四,更多的要学会学习,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有自学能力。
厚德务实,身为华工人,真心希望这样的信念一直都在。相信这样的信念可以点燃万家灯火,可以创造未来,可以描绘出一座座城市的繁荣。
作者:潘泳鹏 李宇吉 刘丽 彭秋朗 方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