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华园风华正茂 博弈商海绿柳成荫——访广州思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柳成荫校友
日期:2014-01-13

求学华园风华正茂 博弈商海绿柳成荫

   ——访广州思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柳成荫校友

【人物名片】柳成荫,男,196892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广东揭阳。1987-1991年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工专业。现任广州思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7月的华工,骄阳似火,正如我们期待见到柳成荫校友那股不灭的热情一样。我们相聚在西湖旁的咖啡厅,聆听柳成荫校友细数着成长的点点滴滴,感悟人生成功的哲理。

    初见柳成荫,映人眼帘的是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那样随和,那样温暖,仿佛一阵春风扑面而来。他幽默而又风趣的话语将我们的紧张一扫而光,他谦逊而又自信的谈吐让我们一行人敬佩万千。一身大方得体的着装,更彰显一位成功人士的睿智和霸气。

    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我们跟随柳成荫走进他的回忆,漫步在他的人生长廊……

回首大学生涯 启迪人生哲理

    柳成荫与华工的情缘可谓由来已久,他的父母就是从华工毕业的。当时他考大学的想法也很简单,因为祖籍是广东人,想回广东;而当年广东在陕西省招生的学校只有4所,招生人数也很少,其中华南工学院是招生人数最多的了,加上父母又都是华工的校友,因此华南工学院成了他理所当然的选择。柳成荫回忆道,当年考大学的难度比现在大多了,自己也曾因为估分估低了险些无缘华工。说起那时印象最深刻的事,柳成荫自豪地称赞道,华工的录取通知书印刷得特别精美,比其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漂亮多了。但当时别人的录取通知书都到了,自己的却迟迟不来,柳成荫心里急,他父母比他更急。直到有一天有人说好像在学校里看到了一封姓柳的人的通知书,他的父亲便激动地马上奔去学校领取。

    回忆来校时的情景,柳成荫仿佛回到了当年,变成了那个对大学充满期待、对未来满载着美好憧憬的孩子,那样喜悦,那样兴奋,让我们这一行人也感慨万千。那是他第一次搭火车,车上遇见了许多华工新生,也因此结识了很多哥们儿。到达广州时才凌晨5点多,天亮后,他坐着迎接新生的卡车来到华工,放眼望去,附近都是成片的农田,十分荒凉,人烟稀少。回首往昔,他感慨道,当年的校园小家碧玉,十分温馨;而如今楼宇繁多,更显大气。无论是以前满载着他大学记忆的华工,还是新时期的华工,都是他人生中弥足珍贵的财富。

    大学时代,学生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时候的柳成荫同样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回想往昔,柳成荫侃侃而谈。他说,担任学生会副主席伊始,他遇到了许多困难,一方面同学们不太支持他的工作,另一方面指导老师经验不是特别丰富。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清明诗会”上荣获了校一等奖,这可是化工系历史上头一次拿到这么好的成绩。他感悟道:“年轻人不要怕吃亏。”虽然只有8个字,但我们能体会到柳成荫当年的艰辛与苦楚,也能感受到他的朴实和睿智。

    提到印象深刻的老师,柳成荫思绪万千,感触颇多,微微颤抖的声音掩饰不住他心底浓厚的感恩之情。轻抿了一口茶,他意味深长地说:“华工有十分优秀的师资,老师们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如同父母一般关照学生。”印象最深刻的首先就是班主任黎智萍老师了。在生活上,黎老师对柳成荫非常关心,柳成荫有什么事都直接找黎老师帮忙。接下来是教专业课的沈宁棠老师,她治学严谨,要求非常严格,教学上一丝不苟。她的课程测验难度很高,同学们平时考试成绩总是徘徊在及格线附近,所以大家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当时期末考试正好遇上全国重点院校的化工类统考,同学们看到试卷都很开心,因为有了平时的严格训练,期末考试完全不在话下。在老师的严格教导下,华工的化工专业实力非常强,在全国排前三。柳成荫用一句话凝练了他对沈老师的印象,“瘦小的身材透露出巨大的能量”,至今回忆起来,他对沈老师仍是敬仰有加。还有负责学生会工作的张国莉老师,她给了同学们许多锻炼的机会,大家一起商讨,共同进步,把学生会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当时,由他们主办的传统项

目“化工杯女足赛”全校闻名,华工的女足也获得了全国第二的荣誉。

    谈到大学中印象深刻的事情,柳成荫回忆的节奏顿时从感慨万千变到轻快跳跃。他微笑着说,他们的班级感情很好,每年都要聚会好几次,直到现在还经常有聚会,有时间他都会参加。师恩难忘,友谊长青,不论是感恩老师,还是班级聚会,柳成荫重感情的形象都深深地刻在我们这一行人的脑海中。

    大学时代,学习虽然不像高中那么紧张,但它的地位从未改变。大学的知识像海洋一般浩瀚,我们要掌握方法,找准方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出了社会,虽然大学里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实际中的只有一小块,但能把那一小块发挥到极致,你便是赢家。他提倡要精致地学习,把事情做精致是他一直奉行的原则。柳成荫还叮嘱我们要多学点东西,多锻炼自己。不仅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习人生的哲理和经验,以及以后步人社会需要的技巧,等等。他告诉我们,学习要学方法、抓本质。遇到一个问题,要学会怎么理性地分析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怎么找资料,怎么综合评估问题,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学到的东西是自己的,别人拿不走。”话语虽然朴实,却道出了柳成荫对于大学学习的深刻感悟。

    虽然那时候学习很努力,工作也很辛苦,但是谈到他们当时的娱乐活动,柳成荫就活跃起来了,那一幕幕仿佛还闪现在眼前,我们也仿佛跟着他一起回到了过去。那时候,同学们的娱乐活动可谓是丰富多彩,看球赛、霸场地、踢足球、唱歌、打扑克等,一点也不逊色于现在的电脑游戏。

品事业三步曲 悟人生沉与“成”

    由于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在上学,同时支持两个孩子上学,父母的压力很大。柳成荫体谅到父母的艰辛,因此大学毕业后想尽快挣钱。工作初期的3年,因为老想着赚钱,他的心态处于比较浮躁的状态,所以四处碰壁,自信心也大打折扣。漫无目的地晃荡了3年,折腾了许久,他终于停下了盲目奔波的脚步,静下心来反思。他终于知道问题在哪了,老想着赚钱,但却不知道自己“凭什么赚钱”。经过这样的思考,他终于调整好心态,决定认认真真开始做点事,于是抛开了公职,去深圳应聘。他告诫我们,经历之后的总结、反思与定位比埋头苦干更重要。人生不要急于往前冲,要学会时不时停下来反思,学会摆正心态。正如我们熟知的道理,如果从一开始你的方向就不对,一直盲目地往前赶路只会更加远离你的期望,此时,停下来正是另一个意义上的前进。

    刚来到深圳,老板给他安排了一个很不起眼的职位--一仓库管理员。若是在大学刚毕业时,柳成荫肯定不愿意干这个活儿,但现在,经过思考之后的感悟,他决定抱着学习的态度,从基层做起。那时候,仓库里的工作人员普遍比较懒散,一般都是“谁先站起来谁干活”。而柳成荫抱着“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态度,总是积极地第一个站起来干活。别人来送货和取货时,看到的都是他,对他也有了印象。渐渐地,他养成了“先站起来”的习惯,而别人也总是一来就喊“小柳”。从此,“小柳”这个名字人尽皆知。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他还会思考货物怎么放置更合适,按什么规律堆放更方便查找。由于认真主动的工作态度,3个月后他便被提拔为仓库的主管,工资翻了一倍。那年他一共被提拔了3次,是那年晋升次数最多的员工。有人怀疑他与老板有关系,谁知道他背后的辛酸和付出的汗水比别人多得多。“人生可能就因为‘习惯先站起来’而不同,如果别人到了你的地儿,首先想到的是你,那就意味着你在这个地方得到别人的认可了。”他感慨道,“主动让我升华。”反思晋升阶段,他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态度比学历更重要。”他用实际行动淦释了“把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道理。

    谈到那时候印象深刻的事情,柳成荫就提到了报销的事儿。那时候,发票不是用多少就开多少,而是20元一张。有些人为了贪小便宜,用了12元,也当做20元去报销。但柳成荫自豪地说,他每次都是如实上报的。他认为,诚信很重要。多年后,等到自己选拔人才时,也会情不自禁地以同样的要求和标准来选拔。在他看来,人本身的素质比能力更重要。

    2002年,他来到了广州,和几个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师兄师弟一起出来创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他说,要做好自我定位,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有能力的、可以创新的事。谈到这里,柳成荫不太赞成大学生一毕业便创业。他深有体会:“作为创业者,你必须是万能的。”他叮嘱我们,对自己、对社会有清楚的认识时才能进行创业,若急于创业或急于求成,可能会碰壁较多,自信心会备受打击,热情亦会大打折扣。在他看来,创业比较容易成功的年龄是3036岁。与此同时,“模式很重要”,想清楚了模式,才不容易被社会竞争的激流冲走,才能在商海中站稳脚跟。

    回望柳成荫走过来的路,不同阶段,不同感悟,但相同的是都有反思。学会自我思考和感悟,才不会那么计较得失,去做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现在的他,对成功的定义不再是赚钱的数量,而是生活是否舒心、愉悦。所以,收拾好心绪,调整好心态,放下包袱,才能更好地上路。正因为反思,他才能坦然地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重重挫折,泰然处之;正因为反思,他才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迈向成功;正因为反思,他才可以越攀越高,攀上成功的顶峰。

感悟华工精神 放飞深情寄愿

    提及对华工精神的理解,柳成荫感触颇多。“华工人,很靠谱!”一句看似简单的肯定,却蕴含了柳成荫千千万万的感慨,“我对华工学子都非常有好感。不仅仅因为华工是我的母校,我是华工的校友,更多的是因为华工人有一股实干精神。华工人是实干型的人才,做事十分认真,非常靠谱。打个比方,对于写报告,华工人很实在,不像其他学校毕业的一些学生那样能说会道,也不会浮夸,但华工人对事物的总体把握都不错。华工学子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踏实、执着、进取’。”

    临近访谈的尾声,作为一个阅历丰富的大师兄,柳成荫为我们华工的师弟师妹们留下了他的真诚寄语和殷切期望,他衷心地希望我们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少走弯路,早日成才,为母校增光添彩,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人生规划很重要。”现在虽然择业面宽了,但择业难度大大加深了。用人单位需要的不是半成品,而是成品。所以我们要有侧重地选择方向,及早对自己进行总体的认识,对人生进行规划,才能尽早达到自己需要的生活状态。柳成荫希望我们在校的学生多做准备,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年轻时,要拼搏!”没有拼搏的青春是不完整的。青春岁月不必都轰轰烈烈,但也不要平淡无奇。我们这一代,是拼搏的一代,是奋进的一代。趁我们都还年轻,有热情,有激情,有冲劲,要奋斗出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天空。只要努力过了,不管成功与否,至少不会留下遗憾。这句话,不仅仅是柳成荫对我们这一辈的殷切期望,更是他20多年来对自己工作严格要求的体现。话语虽短,但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字字珠现,我们深深地领略到了柳成荫身上的那股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燃烧着的激情。

    柳成荫一直很关心母校的发展,经常回母校看看。同时,他对母校未来的发展有许多建议和祝愿。他真切地希望母校与校友能互帮互助,共同努力。母校要多扶助校友,而校友要多给华工学子机会。与此同时,在产学研这块,他希望校友与学校老师多进行合作,让老师们了解外界需求,与实际相结合,在研发的方向上更有针对性。互帮互助,互惠互利,携手共创华工美好的明天!最后,他衷心地祝愿母校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社会栋梁,办成国内外一流的知名学府。

后记

在短短的3个小时里,聆听柳成荫校友用幽默风趣的话语讲述他丰富多彩的人生故事,我们不止一次地被他身上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折服,不止一次地为他心间流淌的人生大智慧所感动。正如柳成荫所说:“人生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思考、自我感悟的过程。我们需要自己去反思,去领悟,如此,才能自我丰富,自我提升。”他,不仅仅是华工的校友,不仅仅是我们的师兄,更像我们的朋友在跟我们分享人生宝贵的经验,也像父母般慈爱地教导着我们,用前人的经验告诫我们少走弯路,希望我们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看着柳成荫校友恋恋不舍离去的身影,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心底对母校真挚的热爱之情。我们一定不辜负他与母校对我们的期望,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同时,我们也衷心地祝愿柳成荫校友的事业蓬勃发展,如雄鹰搏击长空一般,冲击更高更远的苍育。祝愿母校办学蒸蒸日上,再创一番新的佳绩,祝愿母校的明天愈加灿烂辉煌!

作者:文雅欣 朱珊娜 陈淑萍 古今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