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未来的世界,我们来创造
——访宁夏电通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蔡琛校友
【人物名片】蔡琛,男, 1981年考入华南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1985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到宁夏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1992年从商,创办宁夏电通集团公司,现任宁夏电通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蔡琛校友的办公室干净整齐、朴实无华。统一的深色家具, 一张2米宽的办公桌,一个书柜,一套接待沙发,墙上还挂着一幅中国地图。我们去采访的时候正值夏暑,蔡琛校友的办公室里没有开空调,只是用了传统的风扇。
1992年,蔡琛与几个同事一起创办宁夏电通集团公司。公司从创业初的2万元资产发展到如今资产过亿,已成为宁夏的优秀企业。
蔡琛校友是如何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走向自信的大学生涯
蔡琛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家庭教育。班级第一名一直是父母对他的要求,他也从不允许自己屈居第二。每天放学他都必须准时回家,帮助父母亲分担家务,蔡琛用“不能越雷池半步”来形容当年父母立下的这些规定。
高中毕业后,蔡琛考上华南理工大学。刚刚入学,他却失落地发现自己的高考成绩竟然在他所就读的无线电技术专业排名倒数第二,而且在入学第一学期,他的高数成绩亮起了红灯。这些失败的挫折在从小处处争第一、学习成绩所向披靡的蔡琛心里埋下了自卑的种子。蔡琛笑称,大学前两年他痛恨周围的一切,面对强大的对手,他陷入了迷茫,不知道如何去学习,如何去争取第一。
虽然如此,四年来他依然坚守从小的信念,坚持自己永远不甘人后的目标。那时,学校的自习室比较少,为了占座,别人还在吃饭的时候,蔡琛已经端着饭盆奔向1号楼了。至今他仍清晰地记得他每天抢占的是1号楼一楼西边第二个教室最后一排的座位。执着的坚持,蔡琛终于在毕业时有了回报,他的毕业总成绩和毕业设计都是优秀,毕业答辩也非常出色,受到系里一位极具名望老师的表扬。当四年大学生活结束的时候,他终于带着自信的笑容走向了社会。
蔡琛热爱华工,他说咱们华工是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虽然当年的华南工学院没有艺术系,没有体育系,但是广东省高校足球比赛华工取得了第一名,艺术体操比赛也取得第一名。蔡琛清楚地记得,当年他们有一句口号“未来的世界,我们来创造”。谈及学校的老师,蔡琛说:老师表面上不管你,但他永远都是远远地看着你,引导你前行,不让你失足。他清晰地记得上高数课的时候,他总是坐在最后一排,他认为老师大概也不会注意到他。但是后来跟老师谈话的时候,老师竟然知道他平时经常坐在后边,这令他很吃惊,但也很兴奋,他知道老师关注着每一位学生,因此更用功更努力地学习。蔡琛喜欢这种宽松而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这是华工对每一位学子最好的馈赠。
艰辛而充满收获的创业道路
临近毕业时,蔡琛为自己的未来制订了两个明确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实现就业,让自己学有所用。他在校期间拿的是特等助学金,而此时他想尽快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第二个目标是入党,他下定决心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做出成绩,获得大家的认可。
毕业后,蔡琛回到家乡宁夏工作。他被分配到宁夏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工作,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踏实的工作,工作两年就入了党,第三年评上职称,第四年担任了单位的团支部书记。1992年,蔡琛和几个同事创办宁夏电通公司。经过公司团队近20年的努力拼搏,宁夏电通公司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成长为集研发、制造、系统集成为一体的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然而,创业的道路是无比艰辛的,蔡琛碰到过许多困难,有时候巨大的压力还使他曾经动摇过,但他始终坚信困难是可以克服的,绝不放弃。总结自己多年的创业经历和体会,蔡琛说,一个有能力的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培养优秀的习惯。在企业里,他每天坚持第一个去上班,希望自己能成为员工的表率。另一方面是善于思考。他教导员工要自己思考怎么去完成任务,不能过分依赖领导,不能任何事情都等待领导的指示,领导不是圣人,一个企业最需要有悟性的员工。
掌握方法,学会“偷看”
蔡琛寄语华工学子,一个人想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有两个:第一是自信。一个人能不能做事情,敢不敢做事情,培养自信很重要。对人生来说,有了这一条就成功了一半。这个认识是来源于蔡琛自己的亲身体验。他从自卑走向自信,但自信之后又变成自负,最后才回归真正的自信。他的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对困难的科学判断上,他深知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第二是“偷看”。尤其是当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失意的时候,别忘了看看身边的人,看他们怎么样,他们正在做些什么。蔡琛说,你可以跑到马路上,看看那些从你面前穿梭而过的人,看他们的表情,看他们的动作,给每一个人一个详细的分析: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是什么学历,他们可能来自哪里……等你分析完以后,再回过头来看自己,你会发现自己其实很好,比别人洒脱,那么我们还忧伤失落什么呢?我们要学会去领悟自己所见到的东西。
关于大学的学习方法,蔡琛总结为三条:一是遇到难题不轻易问人,要通过翻书、查资料找答案,努力靠自己把问题弄明白。二是“偷看”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名言正好也可以用来形容蔡琛的学习态度。他喜欢坐最后一排,因为那样他就可以观察到别的同学是怎么学习的。他看到成绩好的同学在使用哪本辅导书,就记下来,自己也去找来学习。他看到某个同学在拼命地做笔记,把书上的东西抄到本子上,他觉得这样既累又没效率,他就不那样去做。这种方法一直陪伴着他,在他后来做企业的时候,他知道海尔集团在国内很出名,就到那里去参观学习;他觉得华为的管理方式好,他就学习华为的管理模式。蔡琛说:“要向比你优秀的人学习。”三是善于逆向思维。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着手解决问题,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而不是一味古板地按照书本解决问题。
作者:唐素婉 徐伟宁 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