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诚信做人踏实做事
—访广州船舶工业公司总经理陈立平校友
【人物名片】陈立平,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任广州船舶工业公司总经理。陈立平从事船舶事业27年,在设计、制造、经营管理等多个岗位工作,先后担任文冲船厂副厂长,中船集团经济运行部副主任,广船国际第一副总经理,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1991年被授予中船总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2008年被授予中船集团优秀领导干部称号。
初见陈立平,是在一个闷热的午后,湿挽挽的空气惹得人不由得有些燥热。而此时,一身正装的陈立平不紧不慢地走出来。“你们好!”一声平实亲切的问候让我们的心情得以平静下来。采访的地点是在一间宽敞的会议室,会议室光线明亮,布置简洁。我们吹着凉爽的空调,喝着醇香的铁观音,开始了跟陈立平的交谈。
钟情华工结缘造船
1977年,陈立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南工学院的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回忆当年填报志愿,陈立平微笑着说道:“当时我还闹了个笑话,我第一志愿填的是华工,第二志愿是中山大学,第三志愿是上海交大。”为什么对华工如此情有独钟?这是受到陈立平父亲的影响。当时父亲的工厂里有一位工程师曾在华工读机械,父亲认为这很了不起,便让其选择华工。而《战船开》和《第二个春天》这两部讲船舶的电影让陈立平印象深刻,最终选择了“船舶设计与制造”这个专业。从此,陈立平便与船结缘,开启了人生的航海事业。
回忆起大学时光,陈立平概括为简单而美好。绿树林荫的红楼里,陈立平看书、听讲、记笔记,丝毫不为外界所打扰;下了课便和同学们打篮球,挥洒的热汗,便是最单纯的青春;有时学校会在东区运动场上摆好投影,播放电影,吸引一批批学生搬凳子围着观看,这就是陈立平平静而美好的大学生活。宁静的校园环境、踏实的华工校风、严谨专注的老师和简单的娱乐方式让陈立平专注于学习。作为一间历史悠久的学府,华工所孕育的萃萃学子不仅仅传承了老师所教授的知识,更传承了华工的文化—踏实。“踏实”二字陈立平多次提起,这是他事业成功的原因,更是他为人做事的准则。
踏实工作心系造船
大学毕业后的陈立平被分配到文冲船厂实习。由于在基层诚实肯干,陈立平一路从工艺员走到了副厂长,期间担任过设计工程师,从事了两年的船体设计工作,又先后担任中船集团经济运行部副主任、广船国际第一副总经理。而就在我们采访的前一周,陈立平才刚从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调到广州船舶工业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当中陈立平曾离开造船行业,去亲戚开的公司帮忙做汽车后市场。然而,对造船行业怀有深厚热爱之情的陈立平一年后舍弃高薪待遇回归造船,回到了自己的“家”。谈到这段经历,陈立平深有体会地说: “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同时自己又感兴趣的工作。”
回顾这段看似顺顺利利、一路高升的事业之路,陈立平归结为“得益于很多人的帮助”。下属的配合、同事们的合作和领导的赏识让陈立平事事顺利。然而,“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事事顺利的背后,肯定少不了辛勤的付出和不懈的坚持。“做好自己本分是必要的”,踏实做事是他的准则,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干的是什么事情,他都体现出华工人的务实精神,在每一个岗位上默默奉献。对于造船,他心无旁鹜,因为“我喜欢造船”,陈立平认真地说。
而事实上,造船行业的发展并不是十分顺利,尤其是近几年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一些伺机投机造船、盲目扩张的低水平造船难以生存。而对中船龙穴造船公司而言,所受冲击却远远小于其他造船企业。关于外界对其原因的 “创新”一说,陈立平解释道:“龙穴的成功主要是得益于继承与改进。过多地强调创新可能会造成积累的缺乏,因为创新并不是一娥而就的,而是基于科学基础的继承,一步一步地改进。”
至于对自己未来的目标,陈立平坦言:“目标想得不多,因为岗位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而生活上的事情则是顺其自然,计划得太多反而可能得不到。因为物质是和自身条件相配套的,比如说有了好的工作就有比较好的待遇,也就有了比较好的生活了;而目标想太多,可能就忘了去体会生活中的美好。踏踏实实做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反正过日子没问题,便满足了。”
与“船”几近半辈子的真情,陈立平以兴趣为帆,以踏实为舵,在人生的海洋上乘风破浪,勇争先锋。
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在访谈过程中平实亲切的陈立平,在员工心目中却是最让人敬畏的一位领导。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他,对待员工也是严格要求。“有一次,几位员工对一个问题总是弄不懂,讲了很多次都不懂,我在办公室给他们讲,还是不懂,我就生气了,让他们出去。”“后来,我还是让他们下午再来我办公室,我再给他们讲一遍。”“因为把他们赶出去也解决不了问题,对工作要严谨,但是对人就要宽容了。”
讲到对员工的要求,陈立平说道:“诚信,协作,敬业,自强。”而这正是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其中诚信做人更是尤为重要。作为领导的陈立平为了让员工培养严谨工作的态度,他以身作则,首先做好自己的本分,再作为员工的榜样去教导他们踏踏实实工作。
作为父亲的陈立平,当谈到他的女儿时,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温柔的笑意,说话的语调也兴奋了一些,可见女儿在父亲心中占据了很大的分量。陈立平除了在教导女儿方面以身作则之外,在礼仪、习惯等方面更是严格要求。他在一开始就强调,坏的习惯一定不可以让她养成,所以从女儿3岁开始就严加督促和管教。比如,饭桌上不许用手指着自己爱吃的菜;作业做错了必须重做;请朋友到家里玩一定要事先计划并且不可把家弄得乱七八糟,否则要自己承担责任等。尽管女儿会哭,会觉得委屈,旁人也觉得这样很残酷,陈立平自己也会觉得心痛,但是他依旧坚持自己的做法。其实陈立平除了严厉管教女儿外,还会抽时间陪女儿玩,教女儿做作业,同时有意识地去培养女儿的独立生活能力,令女儿小小年纪便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要求学钢琴等。
这样的教育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女儿后来在德国求学、在世界三大经济咨询公司之一—波士顿咨询公司工作的时候都能够很快融人外国的文化,并且获得老师、公司的赏识和器重。放眼行业寄语学子
作为在造船业工作了27年的大师兄,陈立平无疑是热爱造船的。去德国做交流回来后,陈立平感慨:“德国是世界制造业之巅,与德国相比,中国在很多方面要落后很多。”比如说,德国某研究所花了10年的时间来制作一个产品,长达10年地专注于研发,这种专注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中国制造业所缺乏的,也是陈立平心中所期望的--一希望母校能培养像德国人一样专注的工程师。
近20年来中国造船业经历了快速发展,而近几年金融危机对企业包括造船航运的打击相当大。尽管这几年有了一定发展,但华南地区造船业发展不如华东,究其原因是因为广东这个地区产业受市场影响大,人们大多倾向于急功近利的事业。为此,陈立平建议师弟师妹:“年轻人不要太浮躁,要想成功就要先做好本职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对待工作要专注,敬业,在做好这些的基础上成功也就会伴随而来。”
对于事业,陈立平希望学生们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要过多地去追求功利性的东西。正如德国研究院的一位工程组长,花了10年的时间制作了一个反应全世界主要地区时间的机械表,还制作了一个反映太阳系行星运转的模型,这个模型事实上实际用途不大,但是这就是制造业的基础—爱好。
对造船业的热爱,奠定了陈立平人生航海的方向;而诚信做人与踏实做事的人生准则,让他在几十年的风雨中一帆风顺。愿这两项准则与千万学子共勉,望华工真正成为“人才摇篮,学术殿堂”。
作者:郭倩斐 蔡玲玲 欧丹莹 胡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