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学者大山做客华园“侃大山”
日期:2014-04-04


大山演讲

学生提问

大山的风趣幽默逗笑了现场观众

与台下观众合影

    听“国际悠人”侃东西方文化,听“著名砖家”说二十五年非凡中国行。加拿大籍著名学者、主持人、相声演员大山于4月2日晚现身华南理工大学励吾科技楼国际会议厅,与华园学子畅谈生活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所见所闻所思。
    “文化差异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如果不懂对方的语言,你是不可能了解对方的文化。”大山首先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当年学习中文的趣事。学习伊始,大山就遇到了一个问题,中国同学告诉他中文分两种,一个是老百姓讲的,一个是政府官员讲的。大山选择学习前者,同学又告诉他,“老百姓平常讲的中文叫做广东话”,原来当年留学加拿大的学生大多是广东人,广东话也成了大山最早接触到的中文。
    当大山在中国生活很久后,他重新发现自己学习汉语的目的。他想通过提高汉语水平来深入中国社会并了解中国文化而不是为了耍嘴皮子,卖弄语言。正是由于对汉语学习的浓厚兴趣,他发现了相声,并且拜了姜昆为师,成为“相声家谱”里的第一个外国人。通过央视这个舞台,大山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我在加拿大的学校作演讲,台下坐的全是中国留学生,因为我在中国的知名度比在加拿大高多了”。
    在中国生活这么多年经常会被人问到中西文化差异问题。大山说,时间长了,反而不太好说差异了,“我爱喝咖啡,但我也喜欢吃大蒜,不要弄混了就行”,因为说起来都太笼统,无法一一对号。“中西之间的差异还不如男女之间的差异大”,差异无处不在,只是每个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用对此过分纠结。
    “说到底,一个人不能作为一个民族的代表。不能把中国人固定成一个统一的形象,也不能想着所有加拿大人都一个样。”大山举例表示,“姚明、李娜可以看做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楷模,他们很好地向外国人展示了中国。”大山认为,李娜首先是代表自己,她做到了一个运动员该做的事,同时在面对媒体时,她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形象。
    据悉,此次讲座是“世纪木棉”学术系列讲座的第190场。互动环节,在座的学生们与大山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并由学生代表向大山赠送“世纪木棉”纪念水晶。(图/吴夏曦 文/许颖 学生记者团 张桂林)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