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人】方贵权:酿至纯之酒
日期:2014-06-27


    【人物简介】

    方贵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酿酒师,1982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轻化系微生物工程专业,现任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曾荣获“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啤酒行业十大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



大学时期的方贵权


初涉实业,立下决心:造自己的纯生啤酒

    1984年,毕业于华工微生物工程专业的方贵权进入广州珠江啤酒厂。1992年,在美国芝加哥西伯技术学院接受啤酒酿造技术培训期间,方贵权品尝到了当时在美国市场热销的纯生啤酒。这种啤酒经特殊工艺酿制,无需高温杀菌,保质期能达到熟啤酒的质量标准。而且味道比熟啤酒更香醇,口感更新鲜清爽。方贵权大为惊叹,暗暗下定决心:“我们也要生产自己的纯生啤酒!”

    当时中国国内没有一家啤酒厂敢涉足纯生啤酒的生产,方贵权勇敢地向这一高新技术挑战。纯生啤酒最大的技术难点就是微生物的稳定性,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广州闷热潮湿天气制约,做纯生似乎比登天还难。质疑铺天盖地,失败接踵而至。但方贵权没有放弃,他带领着纯生啤酒攻关小组从纯种发酵研究、有害菌的生长特点、无菌水的处理到无菌室的设计、空间灭菌、系统清洗灭菌等一系列工艺和生产流程,逐一细节进行不懈地攻关。


方贵权在生产线上检查包装

    1997年8月,中国的第一瓶纯生啤酒终于在珠江啤酒厂成功酿出,打破外国专家“中国还不具备生产纯生啤酒的技术和管理条件”的论断,开创了中国瓶装纯生啤酒的先河。从1998年3月开始,珠江纯生啤酒开始大批量投放市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供不应求,为纯生啤酒打开新的局面。1999年珠江纯生啤酒荣获“国家级新产品奖”,2004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5月7日,科技部“十一五”项目子课题、由珠江啤酒开展的“优质纯生啤酒品质控制体系应用与研究”成功验收,珠江啤酒被确立为中国首个纯生啤酒示范生产基地。在消费者眼中,“珠江纯生”几乎成为了“纯生啤酒”的代名词。


方贵权被评为中国酿酒大师


稳健发展,做大做强:珠啤生产与文化共同升级

    2001年,珠江啤酒集团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方贵权挑起了股份公司总经理的担子。2004年9月至今,方贵权担任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啤酒技术上有着过人经验的他开始转型接触企业管理。

    “按照‘南固、北上、西进、东拓’的战略布局开拓全国市场,做大做强啤酒主业;打造中国纯生第一品牌,成为国内中高档啤酒领军企业。”——这是方贵权带领珠江啤酒集团管理团队研究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核心内容。

    在不断提升生产规模和促进产品升级的同时,方贵权领航珠江啤酒致力于挖掘和传播世界啤酒文化。从2004年开始,方贵权已经组织成立了啤酒历史博物馆筹建小组,派出人员到世界各国收集啤酒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经过5年的努力,2009年,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建成,成为广州旅游的重要景点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方贵权并不满足于此,要吸引游客来了解世界啤酒文化,必须要有能满足游客需求的配套设施。

    2010年,以啤酒博物馆为依托,珠江啤酒对沿江旧厂房用地进行整修美化,打造出集“啤酒美食、文化创意展览、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具有现代格调的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将工业年代的货运码头营造成为生态与美学兼容的优质城市公共空间。园区全天候供应由珠江啤酒厂输出的新鲜生啤,自行车休闲绿道贯穿始终。

    从2012年5月份开始,珠江啤酒每月在珠江·琶醍举办一场珠江纯生“Full Moon Party”(月满琶醍)生啤酒派对,邀请港台著名歌星前来表演,每场有1000多人参加,一边品尝新鲜啤酒,一边观赏音乐表演。这大大提升了珠江啤酒的品质感,珠江纯生是生啤酒专家的定位得到市场认可。目前,珠江·琶醍已经成为接待国内外游客、传播岭南文化的新旅游点和市民休闲消费的开放性社区,被评选为海珠区十大旅游新名片,成为传播珠江啤酒品牌的重要平台和加快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

    方贵权是“中国纯生啤酒之父”的说法在业界流传。然而,作为珠江啤酒集团掌门人的方贵权却不喜欢这个美称。面对鲜花与掌声,他平静地说:“成绩不属于我个人,而是珠江啤酒集团全体员工努力的结果,是属于整个珠江啤酒的。”


方贵权(右)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

方贵权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方贵权出席华南理工大学六十周年校庆“杰出校友论坛”

    本文根据《酿至纯之酒  品人生之味》等文章改写,学生记者朱文卿对本文有贡献。


    编者按:

南粤学府,人杰地灵,华园六秩,英才辈出。自1952年建校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已培养各类学生29万余人。他们中有的成为知名学府的专家学者,有的成为工厂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有的成为自主创业的企业家,有的成为政府机构的领导者。时代大浪淘沙,他们于改革发展的洪流中拼搏进取、砥砺前行,在光环的背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工人。

自2014年4月起,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携手学校各相关部处在校内各相关单位主页每两周推出一期《华工人》专栏,并同步在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公共微信平台和新浪微博推送一期《华工人物周刊》,记录时代风云中,华工人的成长与命运、得失与悲欢,讲述这些业界精英青春洋溢的华园往事和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关注他们成就背后的艰苦奋斗和默默付出,呈现一位位真实而鲜活的华工人。

讲述华工人的故事,关注华工人的成长,更多精彩,尽在《华工人》和《华工人物周刊》。欢迎登陆校友会网址http://www.scut.edu.cn/alumni/获取更多校友资讯,或关注校友会新浪微博weibo.com/scutalumni,您还可以订阅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微信公众账号,订阅方式如下:

1.在“添加朋友”栏目搜索微信号“scut_alumni”

2.查找微信公众账号“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

3.扫描二维码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一号楼东侧1202室 邮编:510640
电话:(020)87111484 传真:(020)87110668 E-mail:alumni@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