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人物名片】
蔡建中,1956年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香港互太纺织公司董事局永远荣誉主席,华南理工大学香港校友会永远荣誉会长,“广州市荣誉市民”,著名教育慈善家。
![]() |
逆境不倒出英才,征战商场得佳绩
蔡建中出生于广州市一个书香门第、殷实之家。1956年蔡建中高中毕业于广州市第六中学,考入华南工学院建筑系。1957年10月底,作为广东省田径队代表的蔡建中,参加完第一届全国田径运动会,带着荣誉和兴奋的心情回到母校,谁料厄运却悄然降落在他的身上。因为热爱小提琴这项与当时的政治氛围格格不入的乐器,蔡建中被糊里糊涂地定为“右派分子”,受到停学处分并被派到广州重型机械厂转炉车间下属农场劳动。艰辛和耻辱同时袭来,并没有压垮年轻的蔡建中稚嫩的肩膀,却让他早早意识到:纵然世事无常,依旧人定胜天。
![]() 青年时期的蔡建中 |
1962年年初,蔡建中告别故乡与家人,随着南下的人潮,只身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香港。在建筑系同学的帮助下,他在建筑公司找到地盘监管的工作。经过一两年的努力,蔡建中建立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他开始考虑人生大事——成家立室及自行创业。
1966年,蔡建中与在香港的同门师妹、化工学院的罗爱梅同学喜结连理。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大陆的一切生产几乎停顿。香港的轻工业由此起飞,而地产市场则因中国的政局不明朗而停滞。在这个历史时刻,蔡建中把握机遇,及时由建筑行业转入漂染行业,1969年,蔡建中开设高泰染厂。
经过近10年的发展,蔡建中与友人合作的高泰染厂已发展成一间颇具规模的纺织集团公司——福田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并于20世纪80年代在香港上市。蔡建中把在内地学到的一套方法活学活用,创造出一套缩短工艺生产流程的生产方法,加上投资最新的生产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当时福田纺织集团的生产规模及生产效率每年均以双位数,甚至以近倍的速度增长,税后纯利以亿元计算。
1996年,蔡建中把所持股份全数卖给合伙人,离开了曾经艰苦创业并取得成功的工厂。但很快,他又重新披上了战衣。1997年,蔡建中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在万顷沙镇建成了互太公司的第一期厂房,不到半年的时间生产线也投入了运行。在蔡建中先生任主席的董事局领导下,秉着“谦和、诚信、进取、创新”的管理理念,互太公司很快发展成纺织印染行业举足轻重的业界明星。2004年,互太公司工业总产值占万顷沙镇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3%。据当年国家海关总属统计,互太针织品的出口量在全国为第三位,互太纺织品也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当年全国重点行业针棉制品类十佳之一。2005年,蔡建中从一线退下,担任香港互太纺织永远荣誉主席。
知恩图报念母校,桃李芬芳香满园
蔡建中先生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在自己事业腾飞发展的同时,他念念不忘中学及大学的母校。他来到香港不久后,就参与组织成立广州六中、广州培英中学及华南理工大学香港校友会,并分别担任会长、名誉会长、永远荣誉会长等职。
![]() 1983年张进老院长访港,蔡建中与校友们到火车站接车留影 |
蔡建中一直关心和支持母校华南理工大学的发展,与学校保持着紧密的联系。1979年,蔡建中曾带领香港校友一行13人回校访问,得到当时院长张进老先生的接见和招待。20世纪八九十年代,蔡建中在华工设立了科研和体育等基金,支持学校轻化学科建设、电信学院学生奖学金和文体活动中心建设。1994年《华南理工大学史》面世,他爱不释手,一下子就定购100本,以作送友佳品。母校老教授夏昌世的著作《园林述要》出版缺乏资金,蔡建中得知后,愉快地承担了全部出版经费,并在多位校友的全力支持下,使这本珍贵著述在1995年校庆日与读者见面。
![]() 1979年蔡建中校友(中)首次回校,与张进院长等领导合影 |
![]() 张进院长设家宴接待蔡建中校友(左二) |
2002年,在华工建校50周年之际,他捐赠1000万港币用于母校建设励吾科技大楼,这是当时华工建校以来获得的单笔最高捐款。2011年11月,为迎接母校60周年校庆,蔡建中校友夫妇再度向母校捐资2000万港币用于学校27号楼(建筑学专业和制图教学楼)的改建工程,并设立基金支持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奖励和资助学生学习与创新实践活动,支持学校优势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截至目前,蔡建中夫妇为华工各项建设的捐赠已累计近4000万港币。
![]() |
![]() 蔡建中、罗爱梅校友伉俪向母校捐赠2000万港币 |
与蔡建中“同乡、同学、同专业、同房间、同床”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曾以“五同”身份回顾了蔡先生早年求学、创业、支持教育的往事。他说,蔡建中伉俪的捐赠承载的是对华工的关心和支持,传承的是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美德,他们的深情厚谊和博爱精神将为全体华工人永远铭记。由于对广州教育的贡献良多,蔡建中先生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的称号,树立了“教育企业家”的良好形象。有记者曾问蔡建中何以如此热爱教育、热衷服务社会时,他的回答是——施比受更有福。“四十年织织复织织,织就彩虹几度;廿六载信心望爱心,心愿桃李满园”,正好道尽蔡先生一生之理想。
![]() 蔡建中校友在华工首任院长罗明燏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座谈会上发言 |
![]() 蔡建中(左三)等香港校友会代表与学校领导刘琪瑾副书记会面 |
![]() 校友会秘书处拜会蔡建中校友 |
本文由学生记者徐昱清根据《建勋爱校 中慧梅香》等文章改写。
编者按:
南粤学府,人杰地灵,华园六秩,英才辈出。自1952年建校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已培养各类学生30万余人。他们中有的成为知名学府的专家学者,有的成为工厂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有的成为自主创业的企业家,有的成为政府机构的领导者。时代大浪淘沙,他们于改革发展的洪流中拼搏进取、砥砺前行,在光环的背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工人。
自2014年4月起,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携手学校各相关部处在校内各相关单位主页每两周推出一期《华工人》专栏,并同步在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公共微信平台和新浪微博推送一期《华工人物周刊》,记录时代风云中,华工人的成长与命运、得失与悲欢,讲述这些业界精英青春洋溢的华园往事和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关注他们成就背后的艰苦奋斗和默默付出,呈现一位位真实而鲜活的华工人。
讲述华工人的故事,关注华工人的成长,更多精彩,尽在《华工人》和《华工人物周刊》。欢迎登陆校友会网址http://www.scut.edu.cn/alumni/获取更多校友资讯,或关注校友会新浪微博weibo.com/scutalumni,您还可以订阅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微信公众账号,订阅方式如下:
1.在“添加朋友”栏目搜索微信号“scut_alumni”
2.查找微信公众账号“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
3.扫描二维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