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华南理工免疫学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2025-07-14
- 唐洪武校长率队调研走访江西多地企业和中学 2025-07-10
- 纵深推进对口合作 唐洪武校长赴南昌大学调研 2025-07-08
- 精准打击肿瘤新利器 华南理工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7-03
-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治理体系与广东实践 2025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举行 2025-06-30
李永华校友于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发言 (梁启华 摄影)
9月10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五山校区和大学城校区隆重举行。我校85级制糖专业校友、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永华作为校友代表发言。
李永华校友以激情真挚的发言勉励师弟师妹们珍惜青春时光、困难面前永不言败,争取优异的成绩。他的字字句句体现着对母校的依依眷恋,凝结着那份浓浓的华园情。‘华南理工是最好的!’道出华工学子对母校的骄傲之情和学子们的心声,赢得师生们如雷贯耳般的掌声。 (图文/校友工作处、校友会秘书处)
李永华校友在华南理工大学2014级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同窗缘。华工同学来相聚,芬芳桃李艳阳天。衷心祝贺同学们成功经历高考这一重要挑战,成为一名光荣的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建议同学们把感谢的掌声献给在身后关爱和支持你们的父母、老师和朋友,祝全体教师节日快乐!
我是制糖专业85级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深圳工作。在企业从事技术,在高校教书育人,在机关担任干部。回到母校,见到老师,就好像回到家,见到母亲,格外亲切,特别激动。二十九年前,我在浙江绍兴农村,作为方圆十公里第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考取华南理工大学,满怀自信。经过四年学习,从华南理工大学出发,笑傲人生。四年寒来暑往,与学校休戚与共,度过了宝贵的四年光阴,奏响了高山流水般心灵相通的乐章,在华工,踏出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留下无边的回忆和绮丽的遐思。如果有记者问我:“世界上哪一所大学最好?”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华南理工大学!”因为牛津、剑桥、清华、北大,对我来说画饼充饥,唯有华南理工大学,给了我知识,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力量,给了我生存和服务社会的本领。
今天,见到新同学,青春的气息和力量扑面而来,更是感慨万千。油然想起一位已经离休的省级干部跟我讲的那一句话,这位老领导讲:“小李,我可以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四十八岁的年龄。”今天我见到你们,我也想跟你们说:“我可以什么都不要,只要你们十八岁的年龄。”青春不言败,因为我年轻。青春美如花,花开亦有时。你们要好好地珍惜她。翻开相册,记录青春,凝固回忆。老故事,旧光阴,新感觉。回忆年轻,留恋大学生活;回忆老师,留恋校园环境;回忆学生工作,留恋担任学生会主席期间的那一些美好往事。我的四年大学,基础很差,目标很高,进步很大,我从担任小班班长开始,先后担任大班班长、系学生会主席、校学生会主席、省学生联合会副主席、代理主席。读书期间,我有十三门功课全班第一,高等数学全校第一。今天的相聚,使我再次想起了在华工的点点滴滴。那些年,得益于师长的教诲,汲取了知识的营养;那些年,体味到人生的艰辛,明白了做人的道理;那些年,度过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华工,是我亲切的字眼,更是我永远的骄傲!
今年是华工建校六十二周年。六十二年,风雨坎坷,翰墨书香,奋勇向前。六十二年,承载着一个梦想,凝聚了一股力量,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华工秉承“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培养一批又一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骄傲,他们正奋力拼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我的成长只是众多华工学子的一个小小的缩影。黄昏的树影,不管拉得多长,都离不开树根。每当我遇到困难困惑的时候,总会想起母校给予的鼓励和力量。此刻,我作了一首词,表达对母校的情义:人生忆,最忆是华工,济济人才为师友,求知求真气氛浓,青春似火红!高校好,最好是华工,教我知识教做人,伴我成长羽翼丰,永在我心中!
江山有待,青春如诗。我相信,经过四年的修学、修身,经历人生中最重要、最丰富多彩的时光,当同学们再次集聚会场时,也就是大家参加毕业典礼的时候,每一位在座的同学都会对校训有更深的理解,对华工的精神、文化与传统有更深的体会。一千四百天的本科生活,今天是开始,要珍惜每一天。未来某一天,你们会想起曾经的华工岁月,“伟人英姿”,无数青春的理想;“书山有径”,无数午夜的灯火;“东湖榕韵”,无数诗意的光影;“钟灵毓秀”,无数智慧的碰撞。这些都将温暖我们学子的心灵,问候我们求学的艰辛。
又是一年沐春风,今年花胜去年红,大国复兴君正健,盛世期待众英雄。祝愿母校越办越好!祝愿老师工作顺利!祝各位同学学习进步,前程似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