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在京举行 华南理工大学与意大利高校达成多项合作成果 2025-11-19
- 推动卓越工程师学院“出海” 章熙春书记赴秘鲁为“中国-秘鲁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 2025-11-19
- 七秩铸材开物 卅载淬华成章 材料学科73周年暨学院成立30周年发展论坛举行 2025-11-14
- 华南理工亮相中国国际教育年会 分享卓越工程师、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范式 2025-11-07
- 校地合作再深化 唐洪武校长率队赴珠海调研 2025-10-31
7月12日凌晨,我校杰出校友、著名经济学家,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校友与世长辞,享年80岁。对他的去世,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校友及全体师生表示沉痛哀悼,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成思危校友的哀思。
成思危校友被称为创业板之父,近年来致力于探索及阐明虚拟经济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并积极研究和推动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由于他为中国新兴的风险投资业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他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成思危校友简介
成思危,1935年生,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博士生导师。1952年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化工系无机物工专业。曾任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校长,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成思危是我校的杰出校友代表,心系母校的发展与建设,多次重返母校为师生发表主题演讲。他兼任我校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1999年起先后培养了多名博士研究生,为我校高水平人才培养作出杰出的贡献。
成思危校友与母校华南理工大学的不解之缘
2005年6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校友回母校参观,并为师生作了题为关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问题与对策的专题报告。
成思危校友16岁只身由香港回到内地参加新中国建设,这位满怀报国理想的老者与华南理工有着特别的缘分——既是学生,又是老师。
成思危校友作报告分享
1952年11月,17岁的成思危作为广东省总工会调干生,考入华南工学院化工系无机物工专业学习,后转到华东化工学院。47年后,他兼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1999年起先后培养了多届博士研究生,为华南理工高水平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2005年,成思危校友再次来到母校,每到一处都驻足细看,留影纪念。他对母校民族建筑保留得如此完整感到非常欣慰。在致远石前留影时,成思危校友触景生情,回忆起早在学生时代就立下的报国志向,随口吟起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名句。
这句话对他影响深远。他曾给自己立下三条规矩:每天坚持学习两小时,每天坚持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写一篇文章。即使后来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不但没有打破这个规矩,而且常常超额完成任务。
成思危校友返校考察
2006年,成思危校友重返母校,参观刚落成不久的大学城校区。看到母校短时间里建成如此优美雅致的校园,成思危校友连连赞叹。数十年来,母校虽历经风雨,但母校精神却历久弥新。作为学子的成思危亦然,没有变的是一腔矢志报国立业的志向和一颗依旧爱国爱校的心。
2008年11月22日,成思危校友再回母校,在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银监局、南方日报社共同主办的2008小谷围(岛)金融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强调,中国不能因为金融危机的发生而停止金融改革的步伐,今后应该积极慎重地推进金融系统改革,沿着系统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方向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应尽快推出创业板,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对于民众呼声很高的平准基金,他表示很赞成但同时指出平准基金只会有短期效果,只有真正完善上市公司质量才能迎来中国股市的长治久安。
